前言:
這是參與中的浮洲都市計畫的行動之一。 那天陳健一及幾個不同團體成員在
OURS 黃瑞茂 教授主持下,討論出結論, 接下來發公文給縣政府,向縣政府
遊說,目前縣政府城鄉局已通知願意互相進一步溝通。以下為相關公文及附
件。
建築的光工作坊(函)
聯絡 / 220 板橋市大觀路二段28 號
TEL / (02) 82752557。FAX /(02)82752557
EMAIL /archi.craft@msa.hinet.net
聯絡人 / 路正光行動/0932-299966
受文者:台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更新發展科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98 年7 月8 日
發文字號:98 規劃字第001 號
速別: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普通
附件:地方建議書乙份
主旨 :
檢送 貴單位公展「擬定板橋浮洲榮工廠地周邊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案」及「變更板
橋(浮洲地區)主/細要計畫(配合板橋浮洲榮工廠地周邊地區都市更新計畫)
專案通盤檢討案」閱覽後之地方人士建議,建請納入檢討修正,並請查照惠復。
說明:
一、本建議由板橋及浮洲社區規劃師—建築的光工作坊、枋橋文化協會共同提
擬,參與者陳建一、林秀美、莊文毅、路正光,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協
同。
二、本案後續相關作業及法定程序與期程,敬請函覆告知,以強化民間參與之聯
繫。
正本 :台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陳主任秘書耀東、台北縣政府城鄉發展局更新發展
科
副本 :枋橋文化協會、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附 件
「擬定板橋浮洲榮工廠地周邊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案」及「變更板橋(浮洲地區)
主/細要計畫(配合板橋浮洲榮工廠地周邊地區都市更新計畫)專案通盤檢討
案」地方建議書
發表單位/98.7 板橋浮洲社區規劃師:
本案於今年六月間辦理公開展覽,我們認為其計畫內容未能充分反映出浮洲獨特
的空間文化資源等條件,提出的是一套走到哪裡都適用的房地產開發方案,實施
後恐讓浮洲又成為台灣另一個新的「失憶城市」,實在相當可惜,茲將彙整浮洲
文化資源與在地工作者建議之發展建議如下,請參考。
浮洲過去被劃為洪泛區,內有多處禁建。近年來氣候變遷、大漢溪側也築起堤
防,已經很少淹水,禁建的背景也讓浮洲成了都市中難得的一塊小島,保有台
灣四十年代至今的城市發展面貌:眷村(可惜已於近期拆除)、百年古厝及廟
宇;從國、中小到華僑高中、台灣藝術大學、北縣教研中心,小小的浮洲其實是
個教育資源豐富的地方;為數不少的公有地:榮工工廠、眷村、浮洲運動公園;
台藝大宿舍、優浮文創園區、古厝、湳仔溪、鄰近的板橋古城、兩個捷運站等,
皆為浮洲非常有利的發展元素。
綜觀這塊小島的資源條件,有很大潛力成為北縣的「生態社區、創意之島」,我
們希望都市計畫通檢及更新計畫應有所回應。
我們的建議:
一、定位浮洲為北縣的「生態社區、創意之島」,作為地區發展啟動器,都市計
畫、生態基盤規劃都以此目標進行。
二、以河道、綠帶、綠塊、退縮、後院、公共交通動線、人行系統、跨堤動線……等元素
建構浮洲的生態架構。
三、以優浮文創園區、藝術大學、古厝保存、文化地景修復,作為文化啟動。
四、將浮洲運動公園與湳仔溪及其周邊公有地一併思考,且湳仔溪畔第一排多處
公有地應開闢為綠帶,創造藍綠相接的生態區塊而不被道路切斷。所以沿河的既
有道路建議退到第二排。
五、都市計畫後,應接續研提都市設計原則與規範,以落實生態城市概念,並透
過參與式規劃,徵求地方意見納入都市設計規範。
六、重要資源提列
(一) 既有綠帶系統:大樹、綠色隧道
(二) 公有地:眷村、浮洲運動公園、榮工工廠、台藝大宿舍、古厝、學產地、文
創園區(原台北紙廠)
(三) 河岸第一排藍帶綠帶:湳仔溪、沿河公有土地。
(四) 歷史路徑:街道、渡船頭、輕便鐵道、廟、古厝/聚落。
(五) 消失的文化地景:眷村、榮工少棒隊遊街路徑—從大觀路到板橋火車站、
沿大漢溪的茉莉花田。
(六) 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榮民之家、華僑高中、板橋公園(大觀國中小、華
僑高中、昔國立藝專(今台藝大)一帶的板橋公園、台北紙廠、眷村文化(浮洲知名眷村
作家如朱天心、愛亞等)、中山實小、國立藝專、教研中心等。
(七) 雙捷運:亞東醫院站、板橋站。
(八) 鄰近板橋古城區。
附圖:
浮洲文化資源索引
討論過程一
討論過程二
討論過程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