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無法免責!
──記湳仔溝雙橋的啟用儀式
文/陳健一
決定特二號橫跨湳仔溝後的第一個工程完成的啟用儀式-湳仔橋和大觀
橋,在九十八年八月十七日正式進行。
這是板橋蒙羞的日子。
當天,板橋在地的重要政治頭人市長江惠貞、立委林鴻池及吳清池都缺
席,只有縣長周錫瑋及若干地方人士出席,其間還穿梭有抗議人士,場面帶
點冷清和尷尬;後來儀式「完成」!
一般政治人物喜歡在建設後的儀式中出現,這次啟用儀式,竟然板橋幾個
重要政治人物一個都沒有出席,這中間的弔詭氣氛,頗耐人尋味呢!
江惠貞、吳清池、林鴻池一反常態的缺席,該是意識到早期「促成」特二
號道路,將承受板橋人的「千古罵名」吧!儘管如此,仍然無法迴避他們在
蹂躝湳仔溝過程中的惡質表現。這件事,一定要讓板橋人知道!
至於台北縣長周錫瑋,在整個過程中一再推託,說是前任政府或中央的責
任,卻是整個事件最惡質的劊子手。
各位,我再次指名周錫瑋、江惠貞、吳清池、林鴻池。我一定要用這樣的
方式說話,大家才會意識到決策的責任在誰身上,使未來的民代及民選首長
不敢造次。各位,南部因八八水患遭受重大災難,其中曾文水庫「越域引
水」工程造成的衝擊,殷鑑不遠。整個決策過程,誰做決策?誰促成?地方
上的立委和鄉鎮長的態度如何?都沒有交待,這是不對的。是這樣的風氣,
才讓政治人物無所謂地方上的重大利益,只專注在個人的選舉前途及椿腳利
益。
類似粗暴的作法,也表現在雲林沿海六輕等建設、高雄工業區污染,以及
當前爭議重大的彰化二林科學園區。
大家不在乎縣長、市長、鎮長、立委、議員態度如何,才會養成縣長、市
長、立委、議員敢於支持不當建設,推說是「中央決定」,然後謀取私利的
作為。他們知道媒體不在乎,民眾是無知,容易遺忘的;是這樣的政治風
氣,才會促使這些政治人物一而再,再而三的忽略地方二、三十年利益,謀
取個人私利。湳仔溝一事就是這樣的典型。
再次提醒:江惠貞、林鴻池、吳清池,你們在湳仔溝的「不作為」,正是
殺死自己家鄉一條河流的重大關鍵。
你愛板橋嗎?唉,這句話對你們而言是很大的諷刺呢!
再來,周錫瑋、江惠貞、林鴻池、吳清池,你們加諸板橋湳仔溝的態度,
不會止於湳仔溝,也表現在板橋目前正在進行的建設和規劃上。在浮洲的都
市計畫,我看不到你們的真確、明朗的態度;在遠東科技園區阻斷浮洲到捷
運最短的路徑,我們也看不到你們的努力;再來,因應氣候異常,雨量驟大
的未來,我們也看不到你們對於處在低窪地區的大板橋區的想法。
你們根本無所謂板橋二十年、一百年的未來,板橋很不幸的,有你們這樣
的「大家長」!
<延伸與對話>
1.水利局長李戎威說:「新橋不落墩可以減少水流阻礙,增加防洪安
全。」
這是官話!屁話!殊不知,為了特二號高架橋,把湳仔溝的「滯洪」、
「疏洪」定位的河川地改掉,不再是「不可以建設」的河川地,而是綠地;
接下來,湳仔溝到處是高架橋的橋墩,這樣的舉措不面對,只講一個小橋的
「不落墩」。
各位,已不再是河川地的湳仔溝,未來不再扮演大水來時的疏洪角色!
喂,八八水災陰影還在啊!水利局長,你的說話太「不誠懇」、「太無知」
了吧!你的博士班是怎樣唸的?
2.前副縣長李鴻源最近很紅,一再到處接受訪問,要大家相信專業。
台北縣團隊的局長組合大 都是 博士、碩士啊!李鴻源也是水利專家啊?但
是決策從來沒有專業。湳仔溝從滯洪、景觀、生態都很值得維持,你的專業
意見呢?新莊副都心為低窪區,是早期的滯洪區,你們吸引很多人前去造
鎮!(這是造孽啊!)你的專業意見呢?你在台北縣只有混,哪來的專業
啊!
喂,各位,八八水患的場景在台北很有可能出現,這些官僚,專家在哪
裡?他們仍在為大建設努力!幾年後,會是大造孽啊!
相關新聞內容請點閱:
http://n.yam.com/tlt/society/200908/2009081860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