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8.04.12 
搶救板橋湳仔溪 社區居民發起護河遊行
中央社

     「搶救湳仔溪護河活動」今天在板橋市湳仔溝畔遊行 ,社區居民以二十公尺的藍色布幔象徵乾淨的河川,載滿人們對河流的 願望,凝聚居民一起關心河川的公民意識。板橋河流文化協會希望政府 興建的交通建設,不要斷送水岸城市的夢。

     特二號道路跨越板橋湳仔溝上方,讓板橋最後一條沒有人工堤防的河流 ,面臨遮蔽天日的命運。板橋河流文化協會今天在林家花園與湳仔溝舉 辦解說、遊行、河岸體驗,讓參與的將近一百位民眾認識湳仔溪的歷史地位 ,並對高架橋將破壞河岸環境、切割板橋歷史記憶、阻斷城市文明永續 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體會。

     協會發言人林秀美將湳仔溝比喻成宮崎駿動畫電影「神隱少女 」劇中的「白龍」,「白龍」(寓意琥珀川)是一個本質善良 ,溫柔的男孩,「琥珀川」因為人類開發城鎮,把它填平蓋房子,讓 「白龍」無處可去。

     協會透過好幾次的公民意識抬頭的活動,甚至散發兩萬份文宣海報 ,讓居民體會到湳仔溪具有發展水岸城市最佳的潛力 ,高架橋將會扼殺願景。居民懷念的是可以蜿蜒喘息的美麗河川 ,不是加蓋的排水溝渠。

     現場還模擬場景體驗,讓人們體驗有高架橋的溝渠和沒有高架橋的河川 ,兩種選擇下的兩種未來。也將花瓣伴隨著祝福,灑在河面上。

     協會希望縣政府暫停發包後續高架橋路段,嘗試研議改變路線的可能性 ,訴求也獲得部分社區居民迴響。

     住家後面就是湳仔溪的一位小姐表示,以前上下班都要經過 ,那時在湳仔溪旁有一整排的行道樹,天氣好時景象很美 ,心情也會跟著放鬆。但現在一整排鐵皮牆以及巨大的橋墩 ,讓她很失望。

     她表示,在一棟棟冰冷的高樓中生活,期望能有綠洲的出現 ,能好好的呼吸綠色的空氣。希望湳仔溪能成為「板橋的冬山河」。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想要


我們不想要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一、活動目標:
藉由解說、遊行、河岸體驗,讓參與民眾認識湳仔溪的歷史地位,並對高架橋將破壞河岸環境、切割板橋歷史記憶、阻斷城市文明永續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體會。

二、集合時間:97年4月12日(六)早上十點

三、集合地點:板橋林家花園門口
請點閱:林家花園交通資訊 (進入頁面後,請選左列的"交通資訊")

四、解散時間:預計中午十二點結束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文/陳健一(枋橋河流文化協會)

我們不是反對高架橋,
我們反對的是高架橋跨進板橋唯一一條河流--湳仔溪!
這個時機點看特二號道路!
有沒有替代道路?
有,可以另選在大漢溪左岸或右岸!
是不是來不及了?
這條路對板橋人而言,特二號道路並不急迫,緩建一、兩年,是有空間的;另循另一路線建特二號道路,並無不妥。「來不及」是縣府想要趕快建,這樣才可以騙選票的託詞!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3) 人氣()


~搶救湳仔溪護溪活動~
活動日期:97年4月12日(六)
活動時間:早上10:00
集合地點:板橋林家花園門口



活動內容將於近期公佈,

關心湳仔溪的朋友們,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路走來
有許多人對我們的主張或多或少有些疑問
以下是我們針對一些問題的整理:


1.湳仔溝在哪裡?有什麼特色?
  湳仔溝在板橋南雅夜市後面,河流的兩邊分別是浮洲以及板橋最熱鬧的市區;同時也是板橋市區唯一一條露天河流。另,湳仔溝為台北盆地常態的豐澤型小河溝之一,這種河流位在東北季風帶來豐沛水量的條件下,長年水源不缺,每每呈現水光接天,如鏡子般的景致;類此河流在台北盆地已不多見,成為承載台北盆地溪流特色的稀有資源。

2.湳仔溝源自哪裡?流往哪裡?
  湳仔溝原來源自大漢溪,再注入更下游的大漢溪,整條河域可以說是大漢溪的一部分;後來大漢溪逐漸淤積,上游跟著陸化,成為一獨立小河流,民國九○年代末期,捷運機廠設在現在浮州橋一帶,工程單位把水路填土阻塞,從此湳仔溝失去上游,現在湳仔溝的水來自附近幾條舊水圳和排水溝。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文/陳健一(枋橋河流文化協會)

  有人問到:「沒有高架橋以後的湳仔溝要怎樣規劃?」

  湳仔溝沒有高架橋,然後呢?我們當然有具體做法。

  我們不是只反高架橋,而且真確了解湳仔溝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此外,我們對台北縣政府正在進行的人工溼地、中港大排也有很大的不滿意。整個台北縣的河川政策我們有很專業的了解和評估。只是現在目標是湳仔溝,不想再旁生枝節,其他不論了。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文/陳健一(枋橋河流文化協會)

  湳仔溝原來是大漢溪的河道,後來浮洲陸化後逐漸成為一獨立的河流,河水主要是大漢溪的水自浮洲橋一帶注入,在四汴頭抽水站一帶流入大漢溪。湳仔溝早期兩岸為沼澤地,右岸較早形成聚落,左岸在最近的五十年,也逐漸發展成聚落,其中接近河道不遠的帶狀區域早期為河川地,接近河口的兩岸留有大片的腹地。這樣的地景在民國八○年代仍然維持。彼時,板橋大小河流大都已被加蓋,唯獨湳仔溝未被加蓋,成為板橋唯一一條露天河流。

  假如當時有公民或政治人物看重這樣的河流資源,湳仔溝與板橋未來的關係會更密切,只可惜民國八十年以後的板橋市長、代表、里長、議員、立委,乃至台北縣縣長,沒人看重這條河流的資源,隨意扭曲、切割這條河流,使這條河流註定無緣於板橋公民……。以目前的態勢來看!

  這裡就更具體的把這段歷程勾勒出來:
  民國八○年代左右在河口一帶規劃了四汴頭抽水站。這座抽水站是為了防洪,適宜在河口一帶設置,這做法無可厚非;接著在四汴頭抽水站附近規劃了批發市場,預計把台北市家禽市場移到這裡,目前已規劃完成,一旦實踐,環境髒亂自是不能避免,湳仔溝有限的親水空間也將喪失一塊;民國九○年代左右,捷運機場建設完成,廢土填塞大漢溪注入湳仔溝的通道,從此湳仔溝不再如以前一樣,循大漢溪自然水流進入,湳仔溝溪水主要自兩岸的水圳及排水溝流入。在此同時,在板橋市政府積極建議下,河口一帶規劃了浮洲運動公園,這個公園和以往規劃好的華中公園連結,給予河川和綠地共構的美好想像,只是這樣美好的想像緊接著將被重大規劃:特二號道路高架橋給破壞殆盡。
  台北縣政府主導下的特二號道路建設,將有高架橋穿行湳仔溝。此一規劃完成後,湳仔溝河面上一半的天空將被遮住,兩岸親水的品質大受影響。這樣的景觀衝擊,做為路線積極參與的台北縣政府知道有些不妥,就建議此一特二號道路要有綠化湳仔溝的規劃,藉以補強湳仔溝因特二號道路經過,所造成的景觀衝擊,接著邀綠化公司參與此一河道景觀規劃;另外,特二號道路規劃高架橋會有橋墩落在湳仔溝河道上,這樣的規劃將牴觸水利法,因為當時湳仔溝仍為法定的河川地,河川地依水利法是嚴禁在上面進行任何設施的。為了這件事,相關單位趁浮洲都市計畫正在劃定的時候,也一併把湳仔溝從河川地改編成綠地。從此,湳仔溝在法令層級上的河川身份已經消失,任何地方政府想在河川地上胡亂做事都是合法,接下來,特二號道路進入湳仔溝的建設也取得合法地位。
  在台北縣政府的眼中,湳仔溝已不是一條河川,然後綠化公司對於湳仔溝的規劃,也以綠地的方式來規劃,結果把湳仔溝規劃得千瘡百孔,例如:用橋樑及硬體切割湳仔溝,甚至讓河道上有破壞自然河川景觀的親水池等。這樣的規劃後來不獲同意現在還在重擬中。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