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的「凡那比」神話 

     --預言「新莊副都心」沈淪!


文/陳健一

 

喂,你聽說過滯洪池吧!  

「凡那比」颱風教我們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都市防災滯洪池很重要,尤其氣候異常,颱風降雨量不斷飆升的現在。 
 

這次颱風讓高雄窘態畢現,台北呢?
 

台北無風、無雨,沒有問題。
 

以後都會這樣嗎?
 

等著瞧吧! 

 

九月二十二日「聯合報」社論有這麼一句話:「大高雄已高度開發,容量不足雨水下水道也

接近興建完成,想要擴充排洪容量,由於用地取得困難,就像『背心改西裝』般的不可

……
多有體悟的一句話啊!
 

只是想問:台北呢?台北縣呢?這個台灣最大的都會區準備好了嗎?
 

首先,你在台北聽過滯洪池嗎?沒有。台北有滯洪池嗎?沒有。
 

有這樣的條件的地方,已被台北縣、市政府及國有財產局拍賣成「豪宅用地」,成為「水泥

用地」。
 

 

大台北不必有滯洪區

 

台北市及台北縣早期因緣於防洪需要在低窪地區設有限建的約制,現在台北市的社子島及台

北縣的浮洲地區就長期限建,這些年才解禁。這些地方地勢低窪,早期限制建設,限制發

展,使大水有滯留的空間,是好的決策。後來堤防、抽水站做了,再加上長期沒有遇到淹大

水,以為沒事,所以接受短視政客的建議,全面解禁,全面開發,且地用得越極致
越徹底

越好,當下社子島蓄勢待發,浮洲已在起跑,所謂的合宜住宅、商業區及住宅區等規劃,全

部往水泥最多,人口更多、土地透水最差的方向努力
想提醒,浮洲發展的定調是在周錫瑋

縣長任內
至於社子島的發展是在馬英九市長任內定調。各位,再提醒,看「事情」,公民

是看事情,不是看政黨,更不看意識形態。

 

華中橋下與財團共媾 
 

九月二十一日,報紙又傳來一個消息:華中橋西側(中和段),臨新店溪的土地台北縣政

府與遠雄集團「共媾」,完成基礎土地開發,接下來要蓋大樓住宅了。這一帶有三個抽水站

表示地勢很低,更是台北縣都會區臨大河的土地,早期為滯洪的空間。現在要開發成大樓,

又少掉一個很大空間的滯洪區域,這樣的粗暴做法,將使大雨來時,大水沒有出處,淹到附

近民宅
……

 

湳仔溝的「行水區」被「填掉」了

 

再來,板橋六十萬的居民,且有台灣唯「二」的四鐵共構(台北市和板橋)重量級發展區,

經濟發展活絡,存在一條自然河川-湳仔溝。原來是內政部管制的河川地,後來被短視政客

私下「作掉」
把「河川地改成綠地」,在全板橋市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此事的情況

下做的。從此,板橋失去一個滯洪的空間,大水一來,將回堵到南雅南路、大觀路,乃至捷

運府中站一帶
……

 

這樣的事,誰決定的?誰有責任?告訴你:這件事是蘇貞昌縣長決定,周錫瑋「下手」,板

橋市長江惠貞、立委吳清池及林鴻池附和。各位,哪天,板橋淹水要找這些人,要他們賠

償,要為板橋的負面發展負起歷史及公共損害責任。

  

「新莊副都心」即將「淹沒」
 

當下,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新莊副都心」造鎮,也很離譜。新莊早期發展主要在現在新

莊老街一帶和中港厝附近,後來人口漸多,許多地區發展起來,人口也變多了。人口再多,

也少有人打「塭仔底」這個地方的主意。各位,注意到「底」這個字嗎?所謂「底」就是周

邊平,這邊低,低到「底」了,所以叫「底」
也就是土地最低窪的地方,這是古人觀察、

判斷出來的智慧。在新莊除了這個塭仔底,還有近樹林的「潭底」,兩個地方都容易淹水。

這個塭仔底也就是現在當「紅」的「新莊副都心」位置。依傳統土地智慧判斷,是不適合居

住,容易淹水的地方,是沼澤、埤塘、滯洪適合的環境。這樣容易淹水的地方人們不去居

住,長期被忽略,但是就炒地皮的財團而言,卻是有財力發展的地方,他們紛紛過來買地、

養地。這中間也包括自由時報老板林榮三。接著,在政客、財團遊說下,政府啟動大量公共

政策,地價不斷翻漲,從此新莊又失去一個好大的滯洪池了。不只是失去,新莊也將增加一

個重淹水區。在淹水區、滯洪區開發,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大量搬到淹水區的新住民飽受淹

水的痛苦,或者建商或政府把淹水區填土加高,結果是附近的地方淹大水。各位,你以為,

「新莊副都心」的淹水是哪一種模式?唉,就等近十年內的大雨去驗證吧!
 

 

來,再看看「新莊副都心」是誰的作品?蘇貞昌促成,周錫瑋完成。這十年來,他們幾乎成

為殺死「滯洪區」的最佳拍擋呢!
 
 

你知道蘇貞昌為什麼不選新北市市長嗎?太多不好政績的「地雷」等著他。他計算得出來

啦!

  

今天做了 明天會後悔

 

來談談新北市候選人朱立倫說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名言,這十幾年來,我觀察大台

北區的各項建設,沒有看到什麼「今天非做」不可的事,倒看到許多「今天做了,明天會後

悔」的事。
 

想提醒:當下許多建設,他們所謂「一定要今天做的事」,大都不是地方長期永續發展在考

量,而是為了短期被民眾感覺到有做事,為了椿腳、財團的利益在努力。這樣的想法一旦貫

徹,最後會把整個地方未來糾結一氣,朝沈淪的方向敗壞下去
…… 
 

再想想:「大高雄已高度開發,容量不足雨水下水道也接近興建完成,想要擴充排洪容量,

由於用地取得困難,就像『背心改西裝』般的不可能
……
 

這句話中的大高雄改成大台北,你以為呢?
 

完全合用!
 

再來,這些「已高度開發」是誰做的?告訴你,是馬英九、郝龍斌、蘇貞昌、周錫瑋。
 

對了,板橋人,請你別忘了,還有江惠貞、林鴻池、吳清池。
 

吳清池的兒子也要出來選了。也請大家告訴大家,他老子戕害板橋土地的惡行。
 

各位,做為公民不可以遺忘,遺忘了,政客會一再用同樣的模式戕害自己的鄉里,造成地方

二十年、五十年的幸福空間淪喪。
 

殷鑑不遠,就在高雄。 

 

筆記一:
 

前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直指高雄填掉水池的謬誤,中國時報媒體吹捧周錫瑋的治水,都很誇

張。李鴻源在周錫瑋執政的關鍵階段為「首席治水幕僚」,且他的兄弟李鴻鈞是地方派系出

身立委,對台北縣低窪地造鎮,滯洪帶、河川地被毀,從來不置一詞,甚至「樂觀其成」,

這樣的「蛋頭學者」還在人家的地方(高雄)指三道四,很沒有天理的!
 
 

至於有媒體吹捧:周錫瑋的「治水」使五年來台北縣沒有重大災情(中國時報講的),更不

要臉。最近從媒體人陳文茜及幾個名嘴都在吹捧周錫瑋的治水政績,請問:政績在哪?哪位

學者出來背書了?都是媒體人、政客被有限資訊在蒙蔽啊!若有學者出來背書,我倒要看是

哪一位無恥之輩?容我先扣帽子:要嘛期待接案子的那一型,或者不知所云、人云亦云那一

類!喂,進來談吧!
 

 

筆記二: 
 

永遠不要忘記政客在土地上、生活環境上的作為!要在歷史上、公民論述上不斷讓大家記

得,只有這樣,後來的政治人物才不敢胡來,孩子們才能真確體會到什麼是公民,什麼是地

方願景。

 

筆記三: 

你也看到陳菊的「臉腔」。好處都是她的,壞處推給「中央」。這就是當下政客的標準「姿

勢」。他們共同工作模式和慣性是:在政治上獲得很大利益,責任推給別人。還有,更可惡

的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大筆大筆花掉國家的錢、公家的錢,民代無所謂,黨部也「裝

死」。喂,醒醒,你還在想為民進黨、國民黨或你所謂的統獨意識形態效力嗎?別呆了,人

家是玩假的,只有「錢」才是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zai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